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画网考古]郑文宏教授率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科考队考察延安佛教石窟

[复制链接]

126

主题

151

帖子

56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9 11:5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延安万佛寺考察






郑文宏教授率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科考队
考察延安佛教石窟




4月10日至12日,西京学院艺术学院郑文宏教授、王磊副教授、臧卫军院长、公共艺术教育中心马国良主任、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杜少虎教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孙秉君队长,王永红副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郑睿博士等一行9人组成的科研考察队对延安地区富县的石泓寺石窟和延安清凉山石窟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野外考察,经过辛苦努力,获得了重要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此次考察是我校申报立项的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陕北延安地区宋金时期艺术考察与研究》开展研究工作以来的第二次野外实地考察。
考察队于4月10日出发,当天下午抵达陕北富县,与当地文物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沟通,次日对富县具有代表性的佛教石窟石泓寺进行考察。




富县石泓寺考察之一





石泓寺又称川子河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延安市富县城西65公里直罗镇川子河北岸。始建于隋代大业年间(605年~617年),唐、宋、元、明历代断断续续建造了一千余年,目前遗存大小七个洞窟。考察队对七个洞窟的形制、开凿年代、佛造像雕刻、题记等逐一进行详细的考察,郑文宏教授与文物专家们现场探讨识别题材内容,拍照。初步判定其艺术特色与宗教、民俗等方面的独特价值。




富县石泓寺考察之二





4月12日考察了延安清凉山石窟。清凉山石窟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万佛洞。位于延安城东北清凉山山腰。现存四窟,开凿于隋唐,宋、金、元、明各代都有续修。其中主窟规模最大,窟内四壁及屏柱上雕满神态各异的大小佛像,号称万尊。经科考队清点计算,现存至少有9600尊佛像。其余3窟面积较小,但题材丰富,人物形象生动,是研究佛教历史及民俗、艺术的重要遗迹。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佛教遗迹在曾经为新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也是本课题不能回避的一个新情况。
科考队在考察路线上新发现了一处未被记录的佛教造像遗存,两处崖墓的集中遗存,对课题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资料。此外,科考队还兵分两路,与延安市文物局进行了接洽、交流以及后续合作研究事宜,取得了大力支持。4月12日当晚科考队回到西安。
   据了解,我校艺术学院郑文宏教授主持的《陕北延安地区宋金时期艺术考察与研究》是我校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研究项目,2016年审批通过立项并获得校长特别奖。在我校科研处的大力协助和支持下随即组成了专业的研究团队,及时部署计划、明确任务分工,开展研究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图标由版画名家朱建辉设计




一画网简介



    “一画网”(www.yihuawang.com.cn)是中国专业从事艺术资讯的大型网站之一,是南京崇德书画院的下属机构。它特别注重用国际艺术视野来审视中国艺术,以艺术资讯更新快、刊登本网站独家专访报道为主要特色,其访问群体主要为大陆、台湾、香港以及海外华人,遍及全球各地的“中文圈”。
   “一画网”(www.yihuawang.com.cn)对中国艺术的发展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利用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来加强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以促进全球化时代下中国文化艺术的交融与发展。“一画网”同国内外艺术拍卖机构、艺术家、藏家、艺术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将提供全方位的网络服务。我们第二版推出了20多个各具特色、涵盖四方的艺术频道,它们已成为中国艺术家用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
       “开天一画,画出辉煌”是“一画网”(www.yihuawang.com.cn)的主题词和奋斗目标。愿广大艺术界的朋友们携起手来,共同办好大家的“一画网”!!





  合作热线:13057687486;联系人:朱先生
QQ:532521382 ;微信号:yihuawangzt
账号名称:一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heme by Win8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