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机会,你会创造一个怎样的大学?是古朴幽静、处处弥散书香的“威廉古堡”,还是现代摩登的“硅谷创意园”?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曾发起一项名为“重塑大学”(College,Reinvented)的征文活动。构想中,连锁店、修道院、移动化办学,都成为人们预想的未来大学模式。
人文专业的教授们可以通过大型网络公开课创收。考虑到现代高等教育模式的一大优点是将研究和教学结合于一体,这所大学或许还需要创办一个好市多研发所(Costc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教授们可以通过它承接各种各样的科研和教育领域的商业合作。好市多大学和好市多研发所鼓励临时的人员派遣和其他形式合作,例如实习和合作培养,但二者相互保持独立。
该校将把学生分成男僧班和女僧班,人数控制在15个人以内。在每个学年里,全校师僧将从多学科角度探讨某个大问题,例如水源危机、中东和平,或是如何办好美国的公共教育等。这里前两年的课程设置是固定的,所有学僧需学习一样的基础课程。从第三年开始,学校将为每个学僧配一名导师,指导他们完成最后跨学科的“攀顶计划”(Capstone Project)。除此之外,在这一学年学僧们也开始在学校的葡萄园或酿酒厂工作,同时自己动手种粮食,自己做来吃。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学校花销,也可以减少学生对食堂伙食的抱怨。不用学习和劳作的时候,学僧们可以在校内舞厅里尽情放松。里面反复播放着《心之全蚀》(Total Eclipse of the Heart),男僧女僧重复着简·奥斯丁笔下的舞蹈场景。